进一步建设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殡葬

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不仅为民政事业发展擘画了方向,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建设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殡葬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代中国的殡葬改革是一场以实行火葬为起点和核心、以节约资源为目的、由国家推行的风俗改革,走的是一条先倡导后推行、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由城市到农村的改革道路。从1956年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倡议推行火葬、揭开殡葬改革的序幕至今,殡葬改革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60多年来,殡葬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包括以下四点。

一是殡葬基础设施稳步增长,在方便民众治丧的同时,发挥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除了个别大城市有殡仪馆、公墓等现代殡葬设施外,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这些设施。经过60多年的努力,目前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殡葬设施数量与布局不断增加和完善,方便了民众集中治丧。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墓和殡仪馆注重生态和人文环境建设,已逐步成为当地城市的园林式建筑。

二是低收入群体的治丧需求切实得到托底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惠民殡葬”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实质性推广。目前,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制定了面向城乡困难群体的惠民殡葬政策。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9省份,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惠民殡葬政策的实施,不仅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也有效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推动了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生态葬得到积极推广,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逐渐形成。殡葬改革的目的在于节约资源,是建设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宣传倡导和各项生态奖补政策的有力推动下,节地生态安葬在全国多数地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多数省份的节地生态安葬率有了明显提升,生态葬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四是殡葬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殡葬需求得到满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的殡葬需求不断涌现。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殡葬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等技术,探索推出人生微电影、沉浸式数字悼念厅、全息影像等各种有温度的选择性服务项目,打造全新的殡葬服务模式。在坚持公益属性的同时,殡葬服务总体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60多年来,殡葬改革所取得的成绩,还包括殡葬法规政策的从无到有、殡葬服务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等诸多方面。

尽管殡葬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制约殡葬改革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相关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对新时期殡葬改革的发展是不利的。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新时期推动殡葬改革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殡葬改革的实践经验,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第一,坚持殡葬公益属性,进一步完善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优化殡葬基础设施布局。作为重要的民生设施,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是殡葬改革深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殡葬用地的供应便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应重点加强县(市)级层面和农村地区殡葬基础设施、殡葬服务点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殡葬基础设施的城乡布局。二是重点加强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为节约土地资源,应重点推动骨灰廊、骨灰墙等生态立体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并推广遗体深埋不留坟头、骨灰海葬、鲜花葬、树葬等节地生态葬法。三是进一步强化殡葬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的殡仪馆逐步收归国有;对于暂时没有条件的,属地民政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殡仪馆公益属性不发生偏离。

第二,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探索殡葬管理服务新样态。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鉴于各地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一是应鼓励以县域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探索殡葬改革的新模式、新样态。近年来涌现的山东沂水模式、湖北谷城模式等,都是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地理人文环境作出的有益探索。二是直面殡葬改革和管理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进一步推动殡葬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善于总结各地在殡葬改革和管理中涌现出的新做法、新经验,使其成为殡葬法律法规制修订的资源。特别是要通过政策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和规范性。三是要重视提升殡葬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要推动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向人文化、艺术化、生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努力提高殡葬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推动殡葬设施和殡葬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三,进一步发挥好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在殡葬改革中寻求最大共识。殡葬改革离不开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参与。近年来,红白理事会在加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殡葬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鉴于此,一方面,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应将有威望、有知识、有见识、有情怀的老党员或能人,充实到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中,以提升红白理事会的号召力;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尊重红白理事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自主性、能动性,使红白理事会既能反映民意需求,也能够贯彻政府改革意愿,从而获得群众的真心认可。

第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农村地区的殡葬改革,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对待殡葬改革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群众抉择。在殡葬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第五,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殡葬礼仪,持续提升殡葬活动人文内涵。殡葬礼仪体系建设关系着殡葬活动的人文内涵,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密切联系。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对更富有人文精神的殡葬礼仪需求也更加迫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尊重当地殡葬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一步探索并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殡葬礼仪,推动殡葬改革深入发展。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专家委员会成员)

原创文章,作者:Huiz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zang.com/info/4435.html

(0)
上一篇 2024-11-16 09:03
下一篇 2024-11-16 09:05

相关推荐

  • 湖南省:江永政办发〔2024〕5号 关于印发《江永县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JYDR—2024—01003 江永政办发〔2024〕5号     江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永县殡葬改革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国有农、林场,…

    殡葬政策 2024-09-02
    04990
  • 厘清殡葬改革本质和出路

    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如何评价和看待殡葬改革,怎样推进殡葬改革?这对党和国家很重要,对家庭和社会也很重要,对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资讯 2022-09-20
    08460
  • 潮州市持续深化殡葬改革

    我市持续深化殡葬改革  推进移风易俗 保障“逝有所安”  殡葬工作是民生大事,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潮州市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殡葬惠民力度,探索科学监管机制,…

    资讯 2024-04-07
    05370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破旧立新 稳妥推进殡葬改革

    近年来,徽州区紧扣殡葬管理责任目标,以殡葬改革为抓手,大力整治违规殡葬设施,持续加大殡葬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不断提高殡葬服务水平,全力办好“公民身后一件事”,推进殡葬综合改革向纵深发…

    资讯 2023-09-15
    07150
  • 青海省:刚察县深化移风易俗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倡议书

    广大居民群众: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摒弃陈规陋习,在全社会树立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弘扬新风正气 全…

    资讯 2024-07-18
    04260
  • 江苏创新服务设施供给 稳步推进殡葬改革

    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殡葬改革推进的力度与速度,也牵动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近年来,江苏省聚焦殡葬服务设施供给和需求矛盾,以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为先导,大胆突破、精心论证,…

    资讯 2022-09-21
    09600
  • 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 高质量推进惠民殡葬

    连日来,记者联系采访数位殡葬领域改革者、管理者、从业者,请他们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感悟,以及对殡葬改革工作的思考和展望。大家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资讯 2021-12-02
    01.2K0
  • 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殡葬改革

    中国社会报:路建英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近日梳理今年地方两会时发现,在代表委员热议的民生大事中,有不少涉及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的话题。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推进殡葬改革、补齐殡葬领域短…

    殡葬政策 2022-03-04
    08400
  • 江苏省:泰兴市惠民殡葬政策解读

    为提高殡葬政策惠民力度,促进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积极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一、制定背景 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殡葬政策 2023-04-16
    09760
  • 西万镇:推进殡葬改革 树立文明新风

    一是加强领导,筑牢殡改之基。西万镇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将殡葬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殡葬改革专题推进会,全面部署,层层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攻坚克难,推进移风易俗,奠定殡葬…

    资讯 2023-05-21
    0655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