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惠民 生命教育润人心

现在,各地殡葬机构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细化便民惠民举措。但是,在保障健康、安全、文明祭扫的同时,仍出现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不和谐声音。近日,本刊就如何履职殡葬民生兜底保障,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生命文化、殡葬优秀传统文化,消除不和谐声音,邀请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殡葬企业领导人、殡葬专业教育者等,结合工作实际和研究侧重点谈观点、话发展。

访谈嘉宾:

潘红春:山东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

康立斌:河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一级主任科员

梅 春:浙江省海盐县民政局局长

徐晓玲: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副院长

王计生: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

陈 平: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终极关怀执行官

问题一: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殡葬领域问题,为缓解殡葬资源供需矛盾、规范殡葬服务市场,贵地区采取了哪些实际举措?

潘红春:山东省按照民政部等部委部署要求,依托全省违建墓地整治成果巩固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建立领导机制,组织召开全省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视频会议,联合7部门印发了专项整治方案。自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全省共整治墓地价格违法违规2起、违法违规殡仪馆2个、违法违规殡葬服务中介78家、医院太平间17家、非法接运遗体车辆46辆、未批擅建安葬设施4处、违法违规建设经营公益性安葬设施11处,完善公益性安葬设施审批手续377处。目前,正在开展殡葬服务机构、殡葬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筹备开展全省殡仪馆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并对前期排查的殡葬领域风险点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治有效。

康立斌:河北省在中央有关部署基础上,对经营性公墓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全省共整治各类问题7110个,取得较好整治效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紧盯挂账问题整改,督促相关县(市、区)压实属地责任,完善细化整改方案,限期妥善解决。对土地手续不齐全、经论证拟纳入河北省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安葬设施,待规划出台后,督促尽快完善建设用地手续;对不能纳入规划的违法违规安葬设施,责令停止经营;对已安葬的墓穴做好维护,待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约,按规定恢复土地原貌。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殡葬业价格秩序、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回头看”,坚决防止前清后乱、虚假整改。

梅春:一方面,海盐县推动惠民殡葬政策落地,自2021年9月实施《海盐县惠民殡葬实施办法》以来,已将面向全县辖区内所有居民提供的7项免费殡葬基本服务增加到了10项,而且对重点救助及部分优抚对象服务项目从原来的9项增加到11项,还对惠民殡葬对象免费提供骨灰盒等,实现群众不花钱就可享受殡仪服务,同时出台了《推动家宴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我们加快殡葬领域数字化改革破题,在嘉兴市“身后一件事”联办平台的基础上,海盐县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群众身后一件事涉财事项数字化联办工作的通知》,实现涉财事项闭环运转。

问题二:如何看待“高价墓地”“收费不规范”这一现象?为做好殡葬服务保障和监管,政府、市场、社会应各自承担哪些责任?

王计生:每一项社会公共服务都是一体多面的事业,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指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本殡葬服务作为人民必需的公共服务之一,同样需要政府引领、有效市场供给、有力法治保障、有序社会参与。在绿色环境营造、生态产品研发、生者哀伤辅导、公益奉献行动、社会生命教育、数智科技融合等领域,福寿园一直不遗余力,将社会公益组织建成联结民生的“桥梁”,持续投入公益殡葬事业、加倍发挥关爱特殊群体的公益辐射效应,使运营慎终如始保持公益初心。

潘红春:高价墓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地区安葬设施有效供给不足。近年来,国家收紧了经营性公墓审批,城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相对滞后,造成城市居民去世后可选择的安葬设施较少。建议加大投入,推进城市公益性安放设施建设,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审批一批经营性公墓,满足群众个性化安葬需求。

康立斌:高价墓地、乱收费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不足,二是政府监管不到位。具体来说,地方财政有限,需要做的社会兜底工作很多,对建设公益性安葬设施积极性不高;民政法规政策滞后,现有的《殡葬管理条例》已严重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基层执法缺乏依据。建议加大统筹管理,协调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加强对殡葬工作的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尤其是中央应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殡葬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法律制度,配强工作人员。

问题三:将传统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等结合,有助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和生命文化教育,让殡葬活动回归慎终追远的本质?

徐晓玲: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将培养具有生命文化理念的高素质殡葬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探索“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首先,突出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怀的塑造,将生命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融入第二课堂,融入社会实践。其次,建设沉浸式的现代殡葬协同创新实训平台,比如建设全国职业院校首个生死体验中心,开展分娩体验、失能体验、车祸体验、濒死体验、火化体验等生死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死观。再次,通过开展拜师礼、祭孔仪式等,发挥仪礼育人功能。“每一个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敬畏,每一次服务都应是人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每一次服务都应是有感情、有温度的服务”,这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自觉遵循和践行的殡葬专业价值观。

潘红春:山东省在推进丧葬礼俗改革过程中,在城市地区探索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的治丧礼仪,使殡葬活动成为慎终追远、传递亲情、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农村地区,加强村(居)红白理事会建设,切实发挥好“宣传员、引导员、示范员”的作用。在生命文化教育方面,济南、青岛等多地殡仪馆都建有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实现“向死而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康立斌:我认为,推动丧葬礼俗改革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大力宣传倡导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安全祭扫,依法规范治丧祭奠活动,依法治理散埋乱葬,倡树与保护耕地、绿色生态相适应的现代殡葬新风。二是强化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指导村(居)委会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实丧事简办、依法安葬、文明祭奠等具体约束性条款。三是发挥基层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文明殡葬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王计生:我们认为丧葬礼俗改革的核心是“礼”,现代生命服务除了作为一种由生而逝的过渡仪式,还包含尊重生命、仪轨标准、以礼节制、传承遗风等内容。而且,目前随着现代科技应用拓展,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为丧葬礼俗改革带来了生命纪念之“礼”的科技力量,比如福寿园“数智陵园·慧心谷”,就把数字科技和实景生态陵园合二为一,使先人故事、家风家训在数智空间得以保存与传扬。

陈平:无论是推进丧葬礼俗改革还是生命文化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人文关怀放在首位,让群众对死亡不再恐惧,对陵园、殡仪馆不再忌讳,这是殡葬业者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杭州径山竹茶园新型节地墓区,将生态旅游文化元素与追思纪念相结合,打造以书院文化为主题,集藏书、讲学、园林、祭扫为一体的新型生命文化纪念园区,使祭扫活动更富内涵。

原创文章,作者:Huiz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zang.com/info/1057.html

(1)
上一篇 2022-09-20
下一篇 2022-09-2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