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肥城: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 实践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新路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老龄化趋势下老人的“身后事”难点也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节地生态安葬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绿色殡葬形式,主要推广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安葬骨灰。在很多地区,土地供应不足、利用效率低和指标分配不均成为制约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因素。

为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改善公益性殡葬设施条件,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安葬需求,泰安肥城市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模式的同时,加快现有形式的创新提升,探索出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模式,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再升级。

扬绿水青山之势 建宜居宜业和美新村

泰安肥城: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 实践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新路径

柳沟村位于肥城市潮泉镇东北部,背靠翦云山,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柳沟村聚焦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培强做优樱桃、核桃、葡萄等特色林果,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致力实现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先后获得了“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无邪教先进村居”“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村”等荣誉。为满足群众丧葬需求,按照当地政府统一部署,村里建起了公益性公墓。

从实际需要出发 创党建引领发展新局

柳沟村党支部书记、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兴泉:“我们这是山区,自然环境是好,但是老百姓能种的地太少了。当时要建公墓,在哪建?怎么建?谁来建?我们也犯愁。”

如何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如何把绿水青山优势发挥好?如何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好?如何把人多地少的矛盾处理好?如何把群众诉求的问题解决好?这对公墓建设就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柳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泰安肥城: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 实践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新路径

柳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泉带领村两委班子勘察好村容地貌,梳理清村情民意,坚持“走出去”对标学习与“引进来”招商代建相结合,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这条主线贯穿规划选址、建设过程、管理使用各环节。经过多方考察和对比研究,山东黄泰陵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设计思路,完全符合柳沟村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公墓建设需求。大家发愁犯难的问题,瞬间找到了答案。

破土地要素制约 倡节地生态安葬新风

“我们这现在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少占土地的常规卧地式,不留坟头。土地本身有限,后续发展我们严重受阻。第二个是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设计施工单位结合这里的山势走向、地貌环境和风土人情,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种植结构前提下,把荒山、荒坡年久失修的坝堰,进行加固改造和水土流失防治。眼前这两面壁挂,就近2000个穴位。不占用一分土地指标,就解决了村里所有逝者的安葬问题。整面墓穴和后面土层直接连接,老百姓心里‘逝者为大、入土为安’的理念完全满足,这种形式非常受百姓认可。”柳沟村党支部书记、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兴泉向记者介绍。

泰安肥城: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 实践探索节地生态安葬新路径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柳沟村公墓建设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把贫瘠地、荒山地、废弃坡堰进行治理,改造出可耕用地几十亩,对山体的护坡绿化、坑塘防渗、坝堰修砌进行了整治加固和水土流失防治。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空间开发利用率,还有效促进了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更让殡、葬、祭等传承上千年的安葬祭祀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源。

求创新探索实效 谋农地经济发展新篇

“这种形式非常适合山区和丘陵地带,借鉴越多,治理的荒坡山地面积就越大,改善和保护的生态环境就越长久,真是造福子孙后代。去年,我们在拓出来的地里种植了近300棵果树,今年水果销售收入就有6000多元。”果农鲍大叔高兴得。

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动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攻坚突破、落地见效。创新乡村文明建设、基层治理模式,不仅要盯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硬件,更要注重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文明风尚等软件。昔日的荒山地,今成了“致富园”。柳沟村不占用土地的新型立体壁葬模式的实践探索,让村内的闲置资源、沉睡资产活起来、动起来,让广大农民在改革创新中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它不仅激活了节地生态安葬“一池春水”,还换来了农地经济发展“真金白银”。(刘金鑫 王汉卿)

原创文章,作者:Huiz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izang.com/info/2861.html

(0)
上一篇 2023-12-31
下一篇 2024-01-0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